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思为
吉利汽车的势头依旧强劲。
2025 年上半年的吉利汽车,再次创下业绩新高。
在这个半年,吉利汽车:
营收首次突破 1500 亿元,达 1502.82 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 1187.93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7%;
归母净利润 92.9 亿人民币,同比降低 14%;
核心归母净利润 66.6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02%;
毛利率微降 0.3 个百分点至 16.4%
总现金 588 亿人民币,2024 年同期为 466 亿人民币;
研发支出 73.28 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27%。
与此同时,初回归吉利汽车的极氪科技集团也公布了半年报,这个承载着吉利汽车新能源时代向上希望的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极氪科技 2025 年上半年:
营收 494.50 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 494.52 亿元,同比变化不大 ;
净亏损 10.5 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 44.84 亿人民币,同比减少 76.58%;
综合毛利率 20%,整车毛利率 16.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102.1 亿人民币;
研发支出 50.54 亿人民币,同比降低 16.96%。
吉利汽车的收入在持续增加,极氪科技集团的亏损也在不断缩小,激流勇进的吉利,下一个增长爆发点会在哪里?
本周福利:对话框回复【智驾】
可以参与现金红包的抽奖活动。
比亚迪之后
吉利在其发布的中期业绩长图中,提到了一个财报正式内容中没有的概念:核心归母净利润。
按照吉利的说法,这是在排除外汇汇兑税后归母净收益、非金融资产之减值亏损及 2024 年视为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及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之减值亏损等一次性因素扰动后,能够更准确反映上半年状况的数字。
因此,考虑到 2024 年 77.26 亿元的「视为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及资产减值亏损」,以及 2025 年外汇收益影响,吉利在核心归母净利润上增长 102% 至 66.6 亿元。
对于吉利而言,更值得高兴的是,它在今年上半年卖出了 140.9 万台新车(同比增长 47%),其中新能源共 72.5 万台(同比增长 126%),新能源占比达 51%,超越燃油车。
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占比齐升的功臣,当然是吉利银河。
今年上半年,吉利银河售出 54.8 万台新车,而在一年前,2024 年的上半年,吉利银河的总销量仅为 8.1 万台,这个诞生不到 2 年半的品牌,在今年 7 月下旬,就达成了累计销量 120 万台的成绩,成长速度惊人。
而随着吉利银河的崛起,吉利与比亚迪之间的火药味愈发浓重。
吉利银河目前构建的产品序列,瞄准的是正是比亚迪所在的市场。
譬如银河 E5 和比亚迪元、银河星舰 7 EM-i 和比亚迪宋、吉利星愿与吉利海鸥等,又譬如,吉利的 EM-i、EM-P 与比亚迪 DM-i、吉利的 Flyme Auto 和比亚迪的 DiLink 等,从技术到产品全面对标。
作为后来者的吉利银河,瞄准比亚迪产品的痛点,在某一能力或多方面上追求比比亚迪表现更佳。
贴着比亚迪打的吉利银河,在两年半内,助力吉利汽车成为当下中国自主品牌销量榜上,燃油车销量排名第一、新能源销量排名第二的车企。
这直接帮助吉利实现了 1502.82 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 27%,其中,有 1345.99 亿元来自汽车销售及相关服务,同比增长 28.43%。
只是,尽管吉利汽车一直在突破自我,但其与比亚迪的还是有一定差距——比亚迪光是一季度的营收,就达到了 1703.6 亿元,同比增长 36.4%,净利润更是同比上升 100.4% 至 91.55 亿元。
更重要的是,剔除电池业务后,比亚迪的汽车毛利率仍有 23.9%,相比之下,吉利汽车并未公布上半年汽车毛利率,而其整体毛利率为 16.4%。
和比亚迪在腾势、仰望等品牌上的坎坷一样,高举「价值战」气质的吉利,还是难以摆脱单车均价下跌的烦恼。
吉利汽车今年上半年的单车均价约为 9.54 万元,而按照业绩表内的数据,2024 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单车均价为 10.97 万元,2025 年相比上年有 1.4 万元的降幅。
这其中当然有燃油车定位的影响,但随着新能源车在总体销量上地位的提升,新能源车需要承担起更大的盈利责任,而对于绝大部分车企而言,中高端品牌始终拥有更强的利润表现。
于是,「向上、向宽」的极氪科技集团,正朝着各自的方向深挖。
向上向宽
领克和极氪的上半年表现,既有闪光点,长远来看也有需要进步的数据。
2025 年上半年,领克品牌交付 15.4 万台新车,同比上升 22.2%,极氪品牌交付 9.07 万台,同比增长 3.2%,两个品牌在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211 亿元和 209.12 亿元。
领克品牌在今年上半年,无论是在销量还是收入上,都成为了极氪科技的增长主力。
2024 年下半年全面进攻新能源市场,给了领克品牌新的向上机会。
领克推出了 30.99 万起的领克 900,这款车型在 5 月开始大规模交付、6 月开始全部版本都开启交付后,月销量从 5 月的 5593 台上升至 7 月的 6680 台,上升趋势明显。
但作为极氪科集团中的走量代表,领克的销量增长速度还未达顶端,甚至在去年下半年推出领克 Z10、Z20 等新车上,Z10 月销不到 500 台、Z20 从月销超 6000 台下降至超 2000 台的成绩,显得不尽如人意。
于是我们看到,被认为是 Z10 插混版的领克 10 EM-P,计划将在 9 月上市,补强领克新能源轿车矩阵的实力。
今年上半年稍显增长乏力的极氪也没有落后,终于在前段时间宣布从 9 月开始的产品迭代计划。
目前已登陆工信部的 2026 款极氪 001 和极氪 7X,拥有更强劲的动力表现,而在 Thor-U 芯片、金砖电池等配置与能力的更新,正昭示着极氪品牌向上走的决心。
在这之前,极氪要做好的,是极氪 9X 的上市。
不仅是因为它是极氪当前定位最高的 SUV,更因为它也会是极氪超混技术下的首款落地车型,这款车型的交付与成败,将影响极氪品牌形象的树立,以及极氪超混技术下方其他车型的节奏。
对于定位偏向中高端的公司而言,怎样的利润表现才是好的,或者说是合格的?特斯拉也许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共同的参考目标。
即便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特斯拉在 418 亿美元营收的基础上,还是保持了 23.27 亿美元(同比下降 30%)的净利润,即约 166.85 亿人民币,汽车业务毛利率则为 17.2%。
仅从 16.9% 的整车毛利率来看,极氪科技的毛利率表现已经接近特斯拉,但双方在量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即使不和特斯拉作比较,量也是盈利的基础,极氪科技的走量任务,还远未结束。
吉利汽车旗下的品牌,在亮眼的成绩之外,也有各自需要继续前进的方面,进入吉利新车爆发临界点的第三季度末,我们会看到吉利怎样的动作?
(完)
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掘金配资,恒信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