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志。心气充沛、血脉通畅,则心神得养、血行无阻;若心阳不振、气血瘀滞,则易发胸痹心痛——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冠心病。 国医大师邓铁涛曾提出:“冠心病本虚标实,心阳气虚为本,血瘀痰阻为标。”心脏之所以出现憋闷、疼痛,实质上是气血运行不畅,心脉滞涩不通的表现。若长期气滞、寒凝、痰阻、血瘀,心络受阻,不通则痛,便会形成冠心病。 中医强调整体观,心与小肠相表里,与肝、肾、脾密切相关。肝气郁结可致气滞血瘀,脾虚生痰易阻塞心脉,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心阳。因此治心不止治心,更需调畅五脏之气。 在诸多通心脉、化瘀堵的中药里,丹参尤为常用。它自古便是“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的活血良药,既能活血化瘀,又可通经止痛,广泛用于胸痹、心痛、心悸等症。常见含丹参的名方如丹参饮、血府逐瘀汤、复方丹参滴丸等,皆以其为核心。 丹参微寒不燥,善入心肝二经,具有活血而不伤正、祛瘀又能生新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心脉瘀阻所致胸痛隐隐、痛处固定、入夜尤甚者。若与三七相配,更能活血定痛、化瘀通络,是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经典药对。 张先生,58岁,主诉反复胸前区闷痛3月余,加重1周。疼痛固定,如刺如绞,每日发作2-3次,伴有心悸、气短,面色微紫,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辨证属心脉瘀阻证。 开方:丹参、三七粉(冲服)、川芎、檀香、砂仁、黄芪、炙甘草。 服药1个月后复诊,患者诉胸痛发作频率大减,每周仅发作1-2次,程度明显减轻,气短心悸亦改善。随症加减,续服1个月,胸痛基本消失,精神转佳,舌上瘀点变淡。后续以香丹舒心丸剂调理巩固。 我们再来看药方:此方以丹参、三七为君,活血化瘀、通络定痛;川芎为臣,活血行气、上行头目、下达血海,助君药疏通之力;檀香、砂仁为佐,辛香理气、宽胸止痛,治标之急;黄芪、炙甘草为使,补益心气、扶正固本,防化瘀而伤正。全方通补兼施,共奏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供、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 注意:中医用药需辨证论治,体质有虚实寒热之分,用药需个体化调整。若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如需协助辨证,可以给我留言,为你提供建议。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掘金配资,恒信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